 
園林里常見的枯枝、落葉、雜草,還有修剪下來的枝條,要是隨便堆在一邊,不僅占地方、招蚊蟲,天氣干燥時還可能引發火災。而園林垃圾處理設備能把這些廢棄物變廢為寶,先減少體積,再轉化成有用的資源,具體怎么處理,要按不同的流程來,還能適配不同量的廢棄物處理需求。以下,就隨三盛環保小編一起來看看。
	
	
	
一、預處理:分類與初步破碎,為后續處理“打基礎”
	
處理前得先給園林廢棄物分分類,這一步可以人工幫忙,也能靠園林垃圾處理設備自帶的分選功能完成。把粗粗的樹干、大枝條和細小的落葉、雜草分開,別讓石子、塑料袋這些雜質混進設備里。要是遇到比較粗的枝條或樹干,得先用專門的粗碎設備打碎,設備靠高速轉的刀片把它們切成短段,減輕后面處理的負擔;像落葉、雜草這種細小的廢棄物,不用額外粗碎,直接進下一道工序就行。
	
預處理關鍵是要去掉雜質、控制好物料大小。有些設備會裝振動篩或磁選裝置,能自動篩掉石子、金屬碎片這些硬東西,防止弄壞后面設備的重要部件;同時還能調進料口的大小,控制物料進去的量,避免進料太多讓設備堵住。
	
二、核心處理:粉碎與細化,實現“減量化”
	
粉碎是園林垃圾處理設備處理園林廢棄物的關鍵步驟,不同設備粉碎方式不太一樣,但目的都是把預處理后的物料弄碎、弄細。
	
中小型粉碎園林垃圾處理設備:適合社區、小型公園用,大多用錘片或刀片式的粉碎結構。物料進設備后,高速轉的錘片或刀片把它們打成碎料。這種設備體積小、能移動,直接在園林里就能用,比如剛修剪下來的枝條,馬上就能粉碎,不用花功夫運走,節省運輸成本;粉碎后的碎料還能直接當園區里的覆蓋物,能保濕、不讓雜草長太快。
	
大型集中園林垃圾處理設備:適合城市或大型苗圃用,常常用多級粉碎的方法。先經過一級粉碎把物料切成碎段,再進二級粉碎,用更密的篩網和高速刀片,把物料細化成細小顆粒。有些設備還會帶揉搓裝置,讓木質類廢棄物的纖維結構更松散,為后面變廢為寶做準備。
	
粉碎時要根據物料類型調參數,比如處理枯枝,可適當把刀片轉速調快些,增強粉碎力度;處理含水量高的雜草,就得放慢進料速度,別讓碎料粘在設備里,影響處理效率。
	
三、資源化轉化:按需求選擇處理方向,變“廢”為“寶”
	
粉碎后的園林廢棄物,能根據需求靠不同設備轉化成多種資源,常見的方向有三種:
	
制作有機覆蓋物或營養土:把粉碎后的碎料送到發酵設備里,加些微生物菌劑,控制好溫度和濕度,發酵一段時間后,碎料會變成富含有機質的營養土。這種營養土能用來種園林植物、培育花卉,也能鋪在裸露的土地上,改善土壤結構;有些小型設備能一邊粉碎一邊發酵,在現場處理完就能直接用。
	
生產生物質燃料:要是粉碎料里木頭成分多,比如粗枝粉碎后的顆粒,能通過壓縮成型設備做成生物質顆粒燃料。設備用高壓把細小顆粒壓成柱狀顆粒,再干燥一下,就能當鍋爐、壁爐的燃料,代替傳統煤炭,減少污染。
	
制備生物質有機肥:如果廢棄物里落葉、雜草多,可把粉碎料和畜禽糞便、秸稈按比例混在一起,放進有機肥生產設備。經過攪拌、發酵、造粒等步驟,把混合物變成顆粒狀有機肥,這種肥料含有氮、磷、鉀等元素,適合農業種植或園林養護,實現 “廢棄物變肥料” 的循環利用。
	
四、后續處理:收集與存儲,保障流程“閉環”
	
處理好的產物要好好收集和存放。有機覆蓋物、營養土可以直接裝在編織袋里,或者放進儲料倉,常溫放著就行,注意別淋雨發霉;生物質顆粒燃料要存放在干燥、通風的倉庫里,別受潮結塊,不然影響燃燒效果;有機肥得密封包裝,標上生產日期和養分含量,方便運輸和使用。
	
有些大型園林垃圾處理設備還會裝尾氣處理裝置,粉碎、發酵時產生的少量粉塵和廢氣,會通過布袋除塵、活性炭吸附等方式處理后再排出去,符合環保要求,不會造成二次污染。
	
五、總結
	
園林垃圾處理設備處理廢棄物,核心就是先減少體積,再轉化成資源。從分類破碎的預處理,到細化粉碎的核心步驟,再到根據需求變成覆蓋物、燃料或有機肥,每一步都是為了降低處理成本、提高資源利用率。不同大小的設備對應不同場景,小型的適合現場即時處理,大型的適合集中、大量轉化,最終能讓園林廢棄物少浪費甚至不浪費,為環保和資源循環出一份力。